如何做好村志编修工作,《正河村志》是个好样板,有经验可借鉴
2025-04-10广东连州正河村修志成功,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。


盛世修志。随着国家的富强、人民的富裕,越来越重视文化传承建设,编修村志,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。
笔者有幸参与了广东省连州市《正河村志》的编修出版工作过程,深感修志是项重大的文化工程,其中有许多宝贵经验,可供正在或有意修编村志的同仁参考。
一、“正河村”与《正河村志》
正河村,是始建于南宋古村,至今有900多年的历史。由廖姓开基祖先从中原河南汝南启迁,几经辗转,最后定居粤北山区连州镇,肈建正河村。
这个千年古村里,廖氏族人始终保持着“耕读传家”的优良传统,各个时代,人才辈出。这个面积仅27万平米的山区村落,竟有50多人载入《中国名人大辞典》。改革开放以来,有150多人,相继考取大学、研究生,还四位留美博士。
廖氏族人有修谱修志的传统,最早《廖氏谱系》,修于1192年,本次《正河村志》历时三年,五易其稿,终于2024年6月出版成功。
这部村志,是正河村的地情书、历史书,更是当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精品。
二、金印客与《正河村志》的结缘
这得从连州市老干中心的廖伟英主任说起。
在《正河村志》编纂之前,廖主任已经是金印客的老用户了,她用金印客排版软件为老干中心编辑、排版、印刷好几款画册了,过程中,廖主任对排版软件、客服及印刷品质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
时值正河村修志,作为村志编纂委员成员,廖主任极力推荐使用金印客排版软件,并力荐让金印客平台专业人员参与其中。
于是,笔者就有了2023年10月的连州之行。
接待笔者的,是位头发花白的耄耋老者,他递给我一本厚厚打印稿,说这是村志的文字资料。需要金印客平台专业人员:对内容“三审三校”编辑、村志设计排版,最后印刷成书。
基于以往的信任,双方很快签署了合作协议。

三、合作过程备受夸赞
对于金印客来说,这是个沉甸甸的信任和宝贵托付,承接下来,就得不惜成本把它做好。
编辑排版印刷过程中,收到了编纂委会的鼓励和夸赞。
一是,金印客排版软件,排村志又快又便捷。
由于金印客排版软件智能化程度高,对书刊画册报纸杂志的排版,其效率高出其它软件的数倍。

相比其它排版软件,金印客排版软件智能化程度很高,操作体验很好。
二是,电子改稿,三审三校,省时省力效率高。
全书50万字,650张图片。进行专业的、高质量的三审三校,任务还是非常繁重的。除了通过远程会议及时沟通讨论外,金印客排版软件还有个绝活:电子批改。

编辑、设计师,远程讨论村志编校设计
与word、PDf文件的电子批注不同,金印客排版软件批改系统对电子版面所见所得,在线批改。

给他们十分美好的体验:直观、易用、快捷,大大提高了效率,节约了时间,编委们夸赞:这简直就是中国式电子批注。
三是,电子版村志,扩大了传播范围
金印客排版软件,可以将排好版村志,直接生成3D翻页电子书,传播方便快捷,突破了实物印刷品数量的限制,弥补了不足。

四、村志修编经验总结
村志修编,工程浩大,事务繁杂,特别需要耐心和奉献精神。总结《正河村志》的修编成功,有下面几点可供参考借鉴。
一是,德高望重、大公无私的出色带头人和组织者。
《正河村志》的修编成功,作为编委会主任的廖振勋老先生,要记上头功。

廖老先生军人出身,曾任某军区守备团政委,连州市多届人大代表,从清远市政府处级干部退休。
老先生虽然年事已高,挺拔的身段,依然保持军人的风采,一身正气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有着优秀的文字水平,逻辑严密,咬文爵字,真有老党员最讲的“认真”。
他是德高望重的牵头人,大公无私的组织者,身体力行的修编者。
二是,完善的、有执行力的组织。
组织是执行的保障,在廖老先生的带领下,成立了《正河村志》编纂委员会,聘请了名誉顾问、特邀顾问,保障志书的学术高度,成立编辑组,明确了主编、编辑、审稿人员,设立了资料收集组,广泛收集文字图片资料。

三是,平时特别注重图文记录,日常生活、重大活动,都保留着详尽资料。
可别小看这个粤北山区小村落,在接触到修编而来的资料后,就会发现正河村廖氏族人整体文化水平之高,非一般城镇能比,令人肃然起敬!

传承文化根脉筑牢乡村之魂,从正河村这样一个粤北山区的古村落修志,笔者感觉到,即便是偏远的基层乡村,都蕴藏着灿烂的文化,这千千万万乡村,汇聚成中华民族磅礴力量,数千年来,生生不息,辉煌灿烂,延绵不绝。